鄉村振興
陜煤技術研究院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林下生態養殖 推動產業振興“雙贏”
為促進塔嶺村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近日,陜煤技術研究院駐村干部同塔嶺村“兩委”完成了林下生態養雞場的勘察選址、場地平整和欄舍建設等工作,初步建成了林下生態養雞產業示范點,實現“種植+養殖”的雙贏產業發展模式。
黨建引領,創新破局謀發展
駐村干部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塔嶺村現有多種產業都為種植業,在種植業還未掛果見利的這幾年,脆李園、茶園等每年的管護費用就達數十萬元,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怎樣才能做到既減少管護開支又促進產業發展?
技術研究院駐村干部張冬豪等人和村黨支部書記方衍忠結合塔嶺村實際情況積極探索,與塔嶺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及村內黨員,成立項目建設黨員先鋒隊,將支部堡壘樹立在產業發展“破冰”一線。通過整合技術研究院產業幫扶資金,以村集體經濟帶頭發展的模式,首先形成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后期可擴大規模轉為多方配股入資。通過打造集中連片的“種植+養殖”產業示范點,為塔嶺村“庭院經濟”養殖方向提供了技術支撐及兜底保障作用。由此探索出了“黨支部+集體合作社+示范基地”的聯結模式,因地制宜發展養殖產業,增強產業“造血”能力,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
凝心聚力,產業雙贏促振興
確定了目標就有了干勁,技術研究院駐村干部從項目實施方案、效益分析、基礎設施建設、雞苗采購投放等多方面入手,與塔嶺村“兩委”共同商議,經過數月的學習考察、場地協調、人員調配等籌備工作,確保林下生態養雞產業示范點順利開工。駐村干部與塔嶺村“兩委”從雞棚搭建、引水引電、雞苗投喂等方面,全過程參與確保項目建設按期完工。
進入運營階段,產業示范點按照企業管理模式實施排班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工作交接記錄、雞群成長監測等工作。當前,產業示范點已初具規模,發展勢頭良好。
塔嶺村生態養雞示范點建設在脆李種植園內,通過“圈散”共養模式,在減少管護成本的同時,培育出品質良好的綠色無公害散養肉雞。目前,已建成三個雞舍大棚(約350m2)、飼料間和蓄水池等配套設施,散養圈地一百余畝,首批投放雞苗五千余只,預計半年后出欄,可獲數十萬元的預期收益,未來可根據發展情況,持續擴大產業規模。
對此,技術研究院駐村干部滿懷信心地表示:“陜煤集團與技術研究院充分發揮企業人才與資金優勢,結合塔嶺村地理位置和經濟特點,突出黨建引領作用,探索新發展模式,讓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凝聚在產業鏈上、村集體經濟壯大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以塔嶺村產業發展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讓村集體經濟壯大起來,村民的錢包鼓起來,是產業發展的核心目的。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技術研究院定點幫扶塔嶺村三年來,各級領導深入調研,結合當地特色,在產業、人才、文化、組織等方面,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讓產業發展成為助力塔嶺村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張冬豪 徐智慧)